2009年5月9日

汽車隔音 - 後座、音響棧板

在汽車音響DIY完成後,喜悅可能沒辦法維持很久,因為很快就會發現,國產車的隔音實在很不行,甚至應該說是根本沒隔音可言。行車時惱人的噪音,需要開更大聲的音響才能蓋過,但是這樣環境的聲音實在造成耳朵很大的負擔,不但沒辦法放鬆心情也容易影響情緒,長途駕駛已經很疲勞,想舒服地聽個音樂都不行。

國產車的隔音之差,是沒有新舊車分別,相關的抱怨在Google就可以找到一堆

要怎麼改善隔音咧?

如果有逛過大賣場,注意過汽車百貨區,應該會看過有些車內腳踏墊,號稱加厚、具有隔音效果;也有一些號稱噴上後可以隔音的防鏽漆,價格都很便宜。

這些東西有效果嗎?

只能說,如果這麼簡單就能隔音,那原廠幹麼省這一點點錢咧,甚至業務自己送就可以了阿。

先不管車輛組裝品質如何,要做到更好的隔音效果,一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。

  • 好的隔音材料價值不斐
  • 隔音施工費時
仿間的專業汽車隔音,全車隔音的施工至少包含以下項目。
  • 車門隔音(車門鈑金與車門飾板)
  • 車室底盤隔音(車內踏板及前後乘客座下方)
  • 行李箱隔音(兩側內後輪拱、葉子板)
  • 輪拱隔音(含前葉子板)
全車隔音的報價,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,一分錢一分貨,用料和施工品質差異頗大。
為甚麼不要考慮幾千元的隔音?原因很簡單…
  • 全車隔音需要的「有效」材料,一般零售能取得的價格,就需要約五千到近萬元,買材料當然不含安裝工資。
  • 完整得全車隔音,需要拆除幾乎所有的內裝飾板、座椅、地墊,要八小時完成的話,少說也要三個人一起施工,工資需要另外計算。
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,花個幾千元就能施工到好,偷工減料一些也沒差,反正有點效果就好。
為徹底瞭解隔音所需要的施工成本(時間、材料),以及效果如何,我決定秉著玩物精神,拿我的15歲高齡老可(Corona)來開刀。
首先就是上網尋找材料,幸好有兩大拍賣網站可以比較,搜尋一下就可以清楚知道產品價格、種類。
隔音的材料有很多種屬性的區別:
  • 材質(PE、布、棉、…)
  • 防水性
  • 防火效果
  • 密度
  • 厚度
  • 有無背膠
  • 台灣製/進口
材質影響防水防火及密度,價格差異頗大,施工難易度也可能有區別,通常也會考慮用混合的方式,多層隔音增強效果;例如車門飾板內側可能跑進雨水,所以需要用防水的隔音墊;能有防火效果當然最好,以防萬一;密度愈高隔音效果愈好;厚度也是愈高效果愈好,但是必須考慮安裝的位置是否有足夠空間容納,例如車頂篷及門板就需要薄一點(3~6mm),行李箱及車室底盤就可以用厚一點(6~10mm);有背膠則在貼的時候比較方便,不必再另外上噴膠;台製當然比進口便宜,但效果如何可就要事先做點功課。
花同樣的時間安裝,當然就沒必要太過節省材料費,但是在預算的考量上,先排除很貴的進口貨,例如音響店常推薦的「Dynamat大辣妹」,那種品牌貨安裝全車材料費肯定破萬。
最後我決定參考專業隔音店的施工作法,選用兩種比較好的材料:
  1. 含背膠的鋁箔制震墊
  2. 含背膠的防水防火PE隔音墊(6mm, 9mm)
這兩種材料價格都比一般汽車百貨賣的隔音棉貴上不少;鋁箔制震墊並沒有便宜的替代品,在比較廉價的全車隔音,都是直接捨棄這一項;PE隔音墊也比一般雜布或泡綿隔音墊貴,但是密度較令人滿意。
施工順序是先在車子的金屬板件上貼制震墊,減少行進中的共振,然後再上面鋪上隔音墊,阻隔行車產生的噪音。
由於材料很貴,所以貼的密度就影響到成本,對於一些比較容易傳導噪音的位置,例如行李箱、底盤、輪拱、車門等,目標是90%以上的覆蓋率,也就是除了一些鎖螺絲、角落不易貼的地方外,全部貼上制震墊與隔音墊,其他地方則盡量達到70~80%的覆蓋率。
DIY最大的麻煩就在於,拆除車內的飾板需要知道螺絲、塑膠釦的位置,硬拉扯可能讓比較脆弱的塑膠零件斷裂;拆完之後,要能夠裝得回去也是一個問題。
最好能夠先上汽車的論壇,爬文找一下拆車需要的知識,或者找認識懂修車的人詢問。幸好我的老可還有個NA Club家族,該論壇有不少老可改裝達人,可以靠著網路文章自學,讓我比較放心開始拆車。
這個週末先施工兩處,分別是後座及音響棧板。
音響棧板需要先拆除後座椅、兩側飾板、後檔煞車燈及幾個固定釦,下方的金屬板件容易在重低音時振動,所以先貼滿制震墊,施工完成後就像下方照片,鋁箔制震墊看起來一大片閃亮亮。在棧板的背面原有的泡綿已經老化,以油漆刮刀去除後,重新鋪上9mm的PE隔音墊,同時也所上新的6.5吋木製喇叭底座,讓後喇叭能夠更緊密固定、減少振動。

後座底下有一大片金屬板件需要施工,由於老車長年累積許多灰塵,必須先用去漬油清潔,才能夠貼上制震墊。

制震墊貼滿後,再上一層隔音墊,需要保留螺絲及其他用來固定的孔位,我的作法是先大面積貼滿,再裁小塊的補齊間隙。由於背膠相當黏,不小心碰到就會很難拔開,所以要以貼隔熱紙、保護貼的方式,先貼角落固定後,再慢慢撕開背紙。因為隔音墊具有彈性,只要別一次貼太多,稍微貼偏還可以拉回修正。

這次兩個位置的施工,已經用掉30片制震墊、1.5片隔音墊(9mm),成本大約是$2,250。
雖然還沒全部貼完,但以Corona 1.6L的車型,90%以上覆蓋率的材料用量大約是…
  • 四個車門:40片制震墊、2片隔音墊(6mm)
  • 車室(前後座含腳踏墊):60片制震墊、3片隔音墊(9mm)
  • 行李箱(含輪拱):30片制震墊、2片隔音墊(9mm)
  • 車頂篷:25片制震墊、2片隔音墊(6mm)
共計155片制震墊、9片隔音墊,材料費估計約$11,925。
呃…好貴…

2 則留言:

  1. 請問做完後,感覺有差很多嗎?
    是否物有所值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自己做就省工錢,但很花時間,看怎麼取捨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
lyhcode by lyhcode
歡迎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