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D 的中文通常翻譯為「抬頭顯示器」,也就是航空或汽車駕駛艙,將儀表重要資訊投影在屏幕,讓駕駛者不必低頭觀看儀表板,就能在注視前方專心駕駛的同時也能獲悉重要資訊的回饋。
![]() |
用於駕駛艙的抬頭顯示器(HUD) |
這幾篇文章可以快速瞭解 Ubuntu 帶來的 HUD 設計。
我認為一般使用者應該能逐漸接受這種新的設計,因為「搜尋」已經成為使用電腦的一種基本操作行為,例如,我們通常不會記住網址,即使是常用的網站,通常還是會在瀏覽器的網址列、搜尋列,或者進入 Google/Yahoo 搜尋畫面後,打入部分的關鍵字進行檢索,因為愈來愈聰明的搜尋演算法,通常只需要很少的關鍵字就能找到想要的網站,比起從分類、我的最愛/書籤中找網站,直接打關鍵字找網站通常更迅速,甚至關鍵字還沒打完就能找到需要的網站。
而這個搜尋的行為已經被用在新一代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捷徑目錄,例如 GNOME Shell 或 Unity 的應用程式目錄,只要鍵入「term」就能找到「GNOME 終端機」之類的捷徑。
用鍵盤輸入簡短的幾個字母進行搜尋,對大腦來說相當直覺,因為我們需要使用某一項功能時,大腦已經浮現出關鍵字,若直接經過雙手輸入幾個字就能找到功能,效率就會非常高、不太會打斷思考;而傳統的作法則多了很多步驟,我們需要先將手移開鍵盤開始操作滑鼠,大腦此時必須暫停已經專注的思考,開始回想要怎麼找到這個功能,有時還可能要花上一些時間尋找。對許多需要大量操作鍵盤的工作來說,不斷使用滑鼠只為了操作選單,對工作效率確實帶來負面影響。
當然,並不需要將 HUD 定義成「取代」傳統選單的設計,它只是提供使用者另一種快捷的操作方式。有很多時候熟記快捷鍵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,有很多功能一時可能也想不到要用什麼關鍵字尋找(特別是對中文使用者來說)。
這是 Ubuntu 發佈的 HUD 介紹影片: Introducing the HUD to Ubuntu
若想要體驗 HUD 的功能,可以先安裝或升級到 Ubuntu 12.04,HUD 是系統已經預設啟用的設定,使用方法是在應用程式畫面操作時,按下鍵盤的 ALT(輕按一下就放開,否則會變成選單出現在系統列),之後就能輸入關鍵字(英文字母)來尋找選項。
在文字終端機模式下,可以用以下指令加裝套件,就能使用 hud-cli 指令啟用文字介面的 HUD 功能。
sudo apt-get install indicator-appmenu-tools
不過有點可惜的是,目前 hud-cli 並無法正確支援中文,會有出現亂碼的情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