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7日

七年級如何在三十歲前存下第一桶金

第一桶金是多少,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;但是如果沒有富爸爸,也沒有中樂透,想要利用最短的時間累積第一桶金,就需要更有效率的計畫與執行力。

儘早開始財務規劃

從擁有第一份收入開始,就需要懂得善用每一分錢,不要想將每塊錢都存起來當守財奴,那只會讓你成為一個沒有夢想的人;也不要努力將錢花掉當個月光族,那會讓你離夢想愈來愈遠。

學生時期的理財

學歷用處不大,這對從小不愛唸書的我(可能包括你)來說,簡直棒透了!在求學時就儘早開始第一份工作,儘可能運用每一項你擁有的知識與專長,想辦法做你最熱愛的事情並獲取收入,只有在學生時期你才有本錢不計較報酬多寡。即時不愛唸書也要努力求 ALL PASS,成績被當掉一點都不酷,那只會浪費更多的錢和更多的時間。

參加各種競賽,例如獎金獵人可以分門別類搜尋相關競賽活動,除了快速累積經驗,也能獲得額外的獎金收入。

挑戰專業的工作,別認為自己是學生無法勝任,許多困難的門檻遲早都要想辦法跨越,當你還是學生,很多人願意給你更多的時間和機會。

年輕時不該留白,應該花費的吃喝玩樂、嗜好、閱讀和旅行一毛錢也不能省。

不要盲從大眾化的休閒娛樂或品牌迷思,在學生時代享受各種費用低廉的公共服務和旅行,一趟搭乘廉價航空的背包客或單車環島之旅,在心靈層次的滿足感遠遠超過每個週末到 KTV 歡唱或百貨公司血拼。

善用專長工作,就能獲得相對較高的收入,從大二到大四,每月只要存下三千元,利用定期儲蓄存款或定期定額基金,畢業時就已經累積超過十萬元。

十萬元是入門理財商品的第一個門檻,例如前幾年盛行的澳幣定存,滿期即可領回本金與兩成的利息,把握匯率相對低點進場,還可以多賺一筆匯差。

要不要唸研究所,是許多大四生的煩惱。其實理性的決策並不難:這所學校及科系值不值得你付出兩年生命?!有沒有什麼研究主題是你願意投入兩年時間深入?半工半讀是不是能應付兩年的開支?!如果答案都是肯定,那麼繼續唸研究所就能列入人生選項。

只要善用資源及管道,研究生可以得到不少收入來源,可以將月存五千作為目標,兩年畢業可以至少累積超過十二萬元。

努力一點,六年的求學生涯,也能滿載而歸,學歷、回憶與超過三十萬元的半桶金。

社會新鮮人的理財

第一份工作當然不能只看薪水多寡,找一個願意至少待上三年的地方,也許不完全符合興趣,但至少要有百分百的熱誠。許多人說好的工作不好找,但是對許多公司來說,好的人才更難找。別理會 22K 這種鳥事,給不起香蕉的公司連猴子都找不到!雖然大環境不好;但是只要棄而不捨,就能讓價格(薪水)儘可能反應價值(工作能力)。

例如想要在三十歲擁有人生的第一間房子,月存二萬元是首要目標,然而達成這個目標的難度,對許多新鮮人來說,卻跟月球一樣遙遠。但是在目標設定後,其實就沒有不可能,只剩下對人生影響深遠的「執行力」這回事。

人生本來就是不斷面臨抉擇,租大公寓或小套房?吃餐館或路邊攤?走路或叫計程車?搭客運或高鐵?買新衣服或繼續穿去年的舊衣?進口名牌或國產菜市場牌?有些當下認為很重要的事情,其實只要重新檢視重要程度,是需要還是想要,就可以重新分配各項開支的比例。

理財有個不變的基本公式:「每月收入 - 每月儲蓄 = 每月支出預算」

假設一位專業工作者因為大環境差只有年薪四十萬(稅後平均每月約三萬元)的慘澹收入,就只剩下悲慘的一萬元預算,需要支付房租與生活費,過著辛苦拮据的生活。

開源節流

或許大家都知道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工作者,目前並不至於如此悲慘。但想像「只有一萬元固定可支配所得」,其實就可以開啟新的思考:創業與真正的富足。

創業是增加收入與換取財富自由唯一的方法,但實現方式不單局限於開店、擺攤、經營公司這些傳統做法,充分利用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,就有機會開啟人生的另一扇窗。對許多人來說,硬是將收入扣除儲蓄部分,剩下的可支配預算其實少得可憐;但人性很有趣,多數人只有在感到窮困、沒有退路的時候,才會勇於去執行一項深藏內心已久的計畫。


在商人與媒體聯手的資訊轟炸下,每個人對商品價值與價格的認知多少都產生錯亂,因此要感受到真正的富足,即使努力賺很多錢可能還是做不到。因為消費層級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攀爬得完,即使擁有金字塔頂端的收入,如果同時要顧及金字塔頂端的消費,也很難發現自己擁有的其實已經足夠。

這是個很現實功利的社會,每個人都必須包裝自己才能抬頭挺胸,所以產生各種不必要的浪費。但是無止盡的追求外在與物質生活,就會進入一個無窮盡的迴圈。其實只要將目光從其他人的角度,移回自己身上,就可以察覺自己擁有的其實已經很多,並且更瞭解什麼才是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,以及自己的內在如何真正的成長。

雖然物價不斷上漲、通膨日益嚴重,但是消費習慣與價值觀更直接影響個人財富的增減。

執行使壞計畫

別再浪費時間抱怨環境不好公司待遇差,現在要找到「優渥」的穩定工作確實不容易;但問題是:身為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你衝啥小要跟老人家追求一樣的東西呢?

時代轉變對年輕人永遠都有利,因為老方法不管用了。只要認真當個上班族,就能享受退休生活的年代已經過去;這是一件值得放煙火慶祝的好事,因為你我不就是不太想認真上班的該死草莓族嗎?

用機會成本的概念,從前如果你要放棄高薪去當個背包客,別人一定覺得你瘋了,也可能你真的瘋了,也可能你對夢想的執著非常偉大。但如果你現在找了十份工作都是 22K 的標準薪資,卻仍不願意去完成出國打工度假的夢想,那你真的是徹底瘋了。

對年輕人來說,愈是窮苦的年代,愈沒有什麼好損失的!


投資自己

適當的投資比例配置,可以讓財富的成長速度更快。其中也需要把「自己」當成一項投資標的,就像你買的某一檔基金可能會幫你賺錢;相當可以肯定的是,你「自己」一定會幫你賺錢;但是賺得多或少,就關係到投資多少與報酬表現,比起投資其他標的,你自己的努力是最容易評斷與控制,風險低且報酬可能高。

有些人十分節省,但卻把自己原本應該花在學習的費用或工具也省掉,現在也許剩下五萬,但損失的是將來可能多賺五十萬的機會。

擠出足夠的預算,讓自己可以培養第二專長,從事良好的嗜好活動,擴大自己的視野、結交更多的朋友,讓專業知識與技能可以更快速成長,這項投資是永遠不能少的部份。

2 則留言:

  1. 一堆盲點,讀書月存5000,畢業可存錢,那學費哪裡來?學費也是支出,可以無中生有?

    回覆刪除

lyhcode by lyhcode
歡迎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