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 MacBook Pro 13" 是 Mid-2010 年的 Core 2 Duo 版本,即將屆滿兩週年,所以準備再次升級(一年前升級 750GB 硬碟及 8GB 記憶體),記憶體的部份因為找不到單條 8GB、DDR3 1066MHz Apple 認證規格,沒辦法升級到 16GB(殘念!),只能從硬碟的部份下手。
我一直覺得光碟機很多餘(只有 CD 轉錄 MP3 會用到它),所以毫不猶豫就決定將光碟機拆掉,改成兩顆硬碟。這次購買的零組件有:
- Macbook Pro 專用第二顆硬碟托架轉接盒 + USB 光碟機外接盒(二合一組合包) $700
Intel SSD 330 固態硬碟 120GB $2,830- Micron M4 固態硬碟 7mm 薄型 128GB $2,900
*Micron M4 有標準厚度(9.5mm)及超薄型(7mm)可選,建議考慮使用 7mm 版本,因為和 JEYI 硬碟托架搭配起來高度比較剛好。使用一般標準厚度會稍微凸起(雖不影響改裝、但鎖螺絲需要稍微往下壓)。
硬碟轉接盒在網拍可以找到多款,我選擇 JEYI 的產品,因為它可以從官方網站找到較多資訊(較容易確認是 MacBook Pro 筆電專用)。
- JEYI(支援SATA3) 產品列表
- FENVI
- CXTEC
http://www.ifixit.com/Device/MacBook_Pro_13%22_Unibody_Mid_2010
*拆解筆電具有風險且影響保固,無經驗者請審慎考慮。
這次升級打算順便將 Mac OS X 重灌,由於 Mountain Lion 是從 AppStore 購買,所以先參考這篇文章,將 OS X Mountain Lion 製作成 USB 安裝碟。
OS X Mountain Lion 製作 USB 安裝碟
重灌之後需要用 Timeline 還原舊資料,可以參考這篇討論串:
<分享>MacBook Pro雙硬碟之[硬碟-->SSD]系統無痛移植及檔案分配
重灌 Mac OS X 的步驟相當簡單:
- 先製作 USB 安裝碟(使用 8GB 以上隨身碟即可)。
- 將新硬碟格式化(選擇 1 Partition、Mac OS X 磁區格式)。
- 在原系統下使用 USB 安裝碟的安裝程式,選擇將 Mountain Lion 系統裝到新硬碟。
- 重新開機完成新系統安裝程序,第一次進入新系統需要設定語言、時區等。
- 進入新安裝的系統,會出現一個還原的功能,選擇從舊硬碟將資料還原到新硬碟。因為 SSD 容量比較小,無法完整還原所有資料,這種情況下可以先將 Users 打勾取消,只還原 Users 以外的資料(應用程式等)。
除了前一篇連結文章分享的 Users 路徑設定,進階的使用者可以在 Terminal 下使用 ln 指令重設 Users 路徑,方法是:
cd /
sudo mv Users Users.bak
sudo ln -sf /Volumes/Macintosh\ HD/Users .
上面的指令將 Users 資料夾以虛擬連結方式指派到舊硬碟的原 Users 位置,接著重新開機,再次進入系統就會恢復原本的個人桌面及資料。
* 開啟 SSD 硬碟的 Trim Support,下載執行 Trim Enabler。這是選擇性的步驟,是否要開啟 Trim 支援有不同說法。
檢查新硬碟是否以正常速度運作,方法是:左上角蘋果圖示 / About This Mac / More Info ... / System Report ... / 左方樹狀目錄選 Serial-ATA,在控制器的詳細內容可以看到:
NVidia MCP89 AHCI:
Vendor: NVidia
Product: MCP89 AHCI
Link Speed: 3 Gigabit
Negotiated Link Speed: 3 Gigabit
Description: AHCI Version 1.30 Supported
其中 Link Speed 代表筆電 SATA 埠支援的速度規格,3 Gigabit 就是 SATA II;但實際硬碟運作的速度是 Negotiated Link Speed。這邊需要注意 SSD 是否和 MacBook 相容,如果不相容就會降速為 SATA I(1.5 Gigabit)。
![]() |
2010-Mid MacBook Pro + Micron M4 128GB 正常以 SATA II 速度運作 |
至於買到不相容的 SSD 怎麼辦?!我的 MacBook Pro 系統版本如下,網路流傳的更新 EFI、升級 SSD Firmware、PRAM Reset 等方法,似乎對 INTEL 330 120GB 都沒有作用,試了一個下午後還是決定重新買一顆 Micron M4 128GB,果然換上去一切就順利多了。
Model Name: MacBook Pro
Model Identifier: MacBookPro7,1
Processor Name: Intel Core 2 Duo
Processor Speed: 2.4 GHz
Number of Processors: 1
Total Number of Cores: 2
L2 Cache: 3 MB
Memory: 8 GB
Bus Speed: 1.07 GHz
Boot ROM Version: MBP71.0039.B0E
SMC Version (system): 1.62f6
使用免費的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硬碟測速軟體,可以發現 INTEL 330 與 Micron M4 兩款SSD 搭配 MBP 的表現;因為 INTEL 330 降速至 SATA 1.5Gbps 運作,速度表現就相當慘!!!
![]() |
INTEL 330 120GB + 2010-Mid MBP = SATA 1.5Gbps Only |
![]() |
Micron M4 128GB + 2010-Mid MBP = SATA 3Gbps |
雖然沒有辦法發揮 SSD 原規格 SATA III(6Gbps)的實力,但超過 250MB/s 的速度,已經是比 7200RPM 硬碟快一倍以上!
結論:過保的舊款 MacBook Pro 改裝成 SSD + 7200RPM 雙硬碟,將系統安裝在 SSD 固態硬碟、個人資料放在大容量的普通硬碟,就可以同時兼顧速度和容量,效能升級效果顯著,老筆電回春後再用個兩年很划算。
![]() |
硬碟托架附一支 MBP 專用螺絲起子 |
![]() |
打開背蓋即可看到光碟機及硬碟機 |
![]() |
硬碟上方的固定支架解開兩顆螺絲即可取下 |
![]() |
硬碟兩側的螺絲安置在避震的橡膠環,可以從上方小心將硬碟取下 |
![]() |
排線很精細所以需要小心拔除(用塑膠工具) |
![]() |
開箱時很開心的 INTEL 330 120GB |
![]() |
SSD 置換原本的硬碟位置 |
![]() |
JEYI 硬碟托架安裝於原本光碟機的位置 |
![]() |
光碟機有三顆螺絲需要小心取下,右邊一棵螺絲藏在排線下方 |
![]() |
硬碟與托架合體 |
![]() |
舊光碟機拆下來改裝成外接式 |
![]() |
考慮散熱及防震設計,最後還是選擇將 7200RPM 硬碟裝回原位置,將 SSD 安裝於托架,測試後發現這樣並不會影響速度 |
![]() |
因為 INTEL 330 不能跑 SATA II,速度表現太令人失望,所以重新買一顆 Micron M4 128GB 7mm 超薄版本,安裝時不會有過高凸起問題,更可以跑出應有的 SATA II 水準,美光好評 +1 |
![]() |
INTEL 330 120GB 跟 MBP 水土不服,最後只好拿去升級桌機啦~ |
![]() |
2010-Mid MacBook Pro 的使用者要升級可以考慮 Micron M4 系列~雖然 INTEL 傳說中比較穩~但 SSD 速度跑不出來就沒意義啦~ |
太強了~果然是瘋狂電腦玩家~ 我家還有一台ACER TRAVALMATE , 最近也想要把他的硬碟換成SSD的~不知道是否還買的到IDE介面的SSD阿?
回覆刪除IDE 改機即使能轉接,SSD 速度仍會跑不出來~可以考慮把錢省下來下次買新筆電升級容量大一點的 SSD 囉~
回覆刪除請問一下將 7200RPM 硬碟裝回原位置,將 SSD 安裝於托架,測試後發現這樣並不會影響速度,這樣主硬碟(系統碟)是ssd嗎?另外謝謝板主開箱文,我差點買了330那顆,我的mbp是跟您一樣的^^
回覆刪除重灌的時候把 OS X 安裝在 SSD,或是把舊系統複製到 SSD,開機改成從 SSD 開機,這樣就會變成主系統碟,無論安裝在哪個位置都可以當系統碟囉
回覆刪除除了實測之外有沒有其他方法知道SATA 控制晶片相不相容阿?
回覆刪除想改裝但怕怕的因為如果裝錯沒錢多買一顆硬碟
版大您好,
回覆刪除小弟有一個問題想請教
我一樣是想要SSD(系統)+HDD(原本的檔案&文件)
這樣我的time machine要怎麼備份呢?我的意思是,time machine只能備份一個磁區,而我改裝後就會有兩個磁區(SSD+HDD)您會建議怎麼做呢?
謝謝!
您好,想請教mid 2010的macbook pro像您這樣升級SSD後,跑Yesomite是否也還順暢?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