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Killer UX Design |
作者 Jodie Moule 是澳洲 Symplicit 設計顧問公司的共同創辦人,她以研究人類行為哲學的心理學背景,幫助客戶透過其顧客的觀點來觀察自己的品牌。她對於瞭解人類行為與設計好產品的思考兩者之間的關聯感興趣,這對於企業設計產品、系統或流程相當重要。
Table of Contents / 本書內容
- You Are Not Your User
-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Problem
- Understand the User Context
- Making Sense of What You’ve Found
- Sketching to Explore the Design Concept
- Prototype the Solution
- Test, Learn, Tweak. Iterate
- Launch to Learn About Behavior
這本書適合設計師與開發者,可以快速瞭解以使用者為中心的「實務方法及觀念」;但這本書並不涉及「技術面」,例如 HTML、CSS、Photoshop 或 Wireframing 工具的操作,讀者需要在閱讀本書後,再自行尋找搭配其他工具書。
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使用者經驗(UX, User eXperience)呢?
作者在第一章「You Are Not Your User」教讀者換個角度思考產品的設計,畢竟「使用者」才是真正使用產品的主角,他們的想法最重要。有很多因素會影響產品使用者的經驗,包括:
- 有用性(Usefulness):產品是否有用?目的是否清楚?
- 易用性(Usability):產品是否容易使用?是否需要一點指導?
- 易學性(Learnability):產品是否可以很快上手,而且只要很少的指導?
- 美學(Aesthetics):產品的視覺和設計感是否吸引使用者?
- 情感(Emotions):情感會長久影響使用者對產品及品牌的支持。
要如何以使用者為主角設計產品呢?作者從廣泛被採用的方法論:使用者導向設計(User-centered Deisgn, UCD),這個名詞最早由 Norman 提出,這本書裡面作者將這個方法論的實踐分成幾個階段:Research(研究)、Insight(洞悉)、Concept(描繪概念)、Design(使用者經驗設計)。
![]() |
User-centered Design methodology processes |
以使用者導向(User-Driven)所設計產品,並不是把使用者想要的功能都照單全收;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,滿足使用者對產品的渴望(Desirability),但同時也要兼顧到技術與商業的可行性(Feasibility and Viability)。
Pros / 優點
本書提出一個方法論(User-centered Design methodology),並依循這個方法論的流程詳解每個步驟,結合日常生活的例子讓讀者更容易瞭解觀念,同時也包含時下很夯的 App 應用設計案例;Jodie 在書中提供大量實用的建議與經驗分享,並且鼓勵讀者在專案中發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法,她有心理學的背景,所以本書的內容可以幫設計師與開發者增加一些有用的跨領域知識。
Cons / 缺點
這本書比較適合曾經有過軟體、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設計及開發經驗的讀者,當你開始以使用者為中心思考如何做出更好的介面,就能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幫助;反之,若沒有過任何設計及開發經驗,就不容易吸收這本書的內容。對於進階的讀者,想要大量的應用設計案例,或者某些軟體工具的操作技巧,也無法從這本書獲得。
Rating / 綜合評比
★★★★☆
Buy This Book / 購買連結
- Review: Killer UX Design, by Jodie Moule
- Review of Killer UX Design by Jodie Moule
- "Killer UX Design" - Jodie Moule introduces her New User Experience Design Book YouTube Video
@本文作者 lyhcode 是 O'Reilly Blogger Review Program 書評計畫參與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